【中華之聲】流派傳人藝術修煉之發展匯報系列(12)-林敏君J u n e
《歌 詞 以 外》
淺談聽Cante對彈琴啟發
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,我聽住Eros Ramazzotti的歌,不由得想到今年新冠疫情下義大利的種種悲傷與溫暖,同埋我曾在義大利度過的深秋與早春,而年過半百的Eros,歌聲更滄桑,亦更倔強,鏗鏘……原來我聽Eros已經差唔多二十年啦!
Eros Ramazzotti
其實,我好中意那種不受歌詞內容影響而單純透過人聲所感受到的感覺,從Andrea Bocelli到Idan Raichel再到Enrique Morente,在聽唔明歌詞的情況下,不僅可以感受到那首歌的情感,而更強烈嘅,係可以感受到歌者的個性……
俗語講“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”,人聲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樂器……為什麼師公一直強調彈Flamenco要聽Cante,為什麼師公彈琴的音質與情感都如此吸引?——師公話“歌唱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,係Flamenco藝術最重要的表達,代表著Andalucia最純粹的藝術”……
然而,我哋聽唔明歌詞啊!但我覺得在歌詞以外,Cante的感覺與彈琴的感覺係關聯相通嘅,我想那就是Flamenco的個性……
Enrique Morente
Calling
一次無意中見到我同Sara在土耳其遇到的歌手Drsun Sahin發出的視頻,佢在清真寺裡唱經!啊!實在太震撼啦!雖然一句都聽唔明,但卻熱淚凝眶,那是發自靈魂的“呼喚”,那是穆斯林的“喊經”,真的,除了沒有Compas,我覺得那完全就係Cante Jondo!
那種Absolutely REAL的感覺,不加修飾,毫不保留,就好似真主面前赤裸裸的靈魂……
而Cante Jondo的呼喚源自西班牙最黑暗的年代——亦係Flamenco首次出現在文字記載中的十九世紀初……在Francisco Goya晚年的“black paintings”中就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痛苦……拿破崙入侵,宗教迫害,種族屠殺,餓殍遍地,屍橫荒野,在民族覺醒前夕的黑暗中,Goya將個人境遇與社會命運連結在一起,black paintings不受任何人的委託而作,係 Goya本人控訴社會的強烈表達!
Pilgrimage to the Fountain of San Isidro by Francisco Goya 1821-1823
Cante Jondo亦正係對這種悲苦現實的反映與控訴,那濃烈的情感正係源自心中最真實的悲傷與愛,並且通過“呼喚”來尋求共鳴與解脫……
在Soleares中就有好多代表“呼喚”的Rasgueado,或許係在困境之中呼喚上帝憐憫,或許係無法抑止的、連綿不斷的思念,或許係只有在孤獨之中才能聽到的內心的呼喚……無論何者,都係一種全心全意的,虔誠而真摯的表達,而且可以感受到每次“呼喚”在心裡的“迴響”……所以當手指“彈”出去的時候,每一次都應該系富有彈性的“弧線”,而唔單止係有力、響亮,因為我們需要營造這個“空間”來感受內心的“呼喚”……
雖然我們的文化裡面唔一定有“求主憐憫”的呼喚,但我們仍然需要真誠地檢視自己的內心,或去釋放心裡的壓力與苦困,而Flamenco的這個“calling”,就給了我們“自處”的空間……
Chanting
記得在希臘自駕的時候,打開當地電臺,啊,感覺就好似去咗中東!希臘音樂實在太“地理決定論”啦,Rebetiko就好似中東chanting、地中海節奏同歐洲音樂的混合物,東正教唱經的感覺就介乎於歐洲基督教音樂與伊斯蘭音樂之間,而Bouzouki之於希臘音樂,就好似吉他之於西班牙一樣……
東地中海,都是那麼的喜歡“吟唱”,以色列、土耳其、希臘,吟唱不僅出現在宗教祈禱中,更出現在流行音樂中,那種游離於西方音樂的所謂音準之外的歌聲,實在係出神入化,引人入勝……而源自東地中海的Flamenco,同樣有這種令人著迷的“中東味”!
當我將Enrique Morente的CD放入CD機之後,哇,那種情感飽滿的chanting實在太精彩啦!強弱高低輕重緩急,一氣呵成卻又變化無窮!我想這種“線性變化”對於我們東方人或許更容易理解,因為中華書法、繪畫、音樂,基本上都如此……
而“一匹布咁長”的Soleares,就有好多來回往復,“唅唅尋尋”的句子,就好似中東的chanting!而在這些chanting的句子中,特別可以慢慢沉浸在琴聲的線性變化中……而且彈得越慢越好,那種感覺就好似濃厚的阿拉伯咖啡,第一啖好苦,但之後就系悠長的回甘,由胃一直滲透到咽喉……
不過,在12拍的compas中,彈得慢真係好難,空間一拉長,反而更亂!特別係源自Nino Ricardo的“語法”!樂譜真係好難記載那種隨著情感表達而自然流露的“呼吸”,“重拍”好多時候會隨著情感變化而自然延長……甚至只係在一個約定的空間裡面,隨意!好啦,我都係憑感覺,隨意啦哈哈哈!“中東味”,真係詩意又散漫啊~
於是,彈Tientos的時候我就嘗試在八拍的約定空間裡面隨意!其實樂譜只係一個參考,樂譜越簡單,就越有空間去隨意!而Tientos那種“飲醉酒”的跌跌撞撞,就如呼吸,如歌唱……
Sustain
記得一次聽Joy試琴,佢好重視吉他彈出聲音之後的“sustain”……每個音的sustain都要好聽,而不是草草結束,趕住彈下一個音……
而聽Cante,就發現這個“sustain”更加明顯……幾乎每一句都sustain,似停卻又未停,停了又再起,好似言之不盡,又似欲言又止,似哽咽難言,又似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……
當我聽到Enrique Morente唱Tarantas的時候,那種sustain所形成的空間感,感覺蘊含生命萬象,包藏歲月長河!佢似乎唱得好慢,每一句都在sustain中發酵情感,似係翻江倒海卻又娓娓道來,啊,實在太正啦!人生如苦酒,你隨意,我乾杯……
如果彈琴可以彈出Cante的感覺就好啦!我覺得“味道”並不在於旋律,而係每一個音的“質地”,然後係一個音同另一個音的連結,如果“音色”在於觸弦、發力,咁“味道”就在於幾時停頓、延長、發酵……
自從換咗D’addario琴弦,那種彈上去軟綿綿的感覺,好似寫毛筆一樣,毛筆就係比鋼筆更難把握力度,但同時卻又有更多的可能性……自從用咗懷素的“字”裝琴譜,我彈琴就忍唔住開小差,點解“一筆”就可以有咁多變化嘅呢?
Attack
當歐sir話我“attack”的效果做得不錯時,我卻疑惑“我有attack嗎?”——或許attack就係在情感表達時“不自覺”的“強調”, 係 “情到濃時”自然而然的表達,但又會產生“意想不到”的效果……
∮Video﹕【中華之聲】June Lam修煉作業之 Paco Peña Bulerias(el golpe)
而“意料之外”可以話係Flamenco音樂上的魅力所在……我嘗試過一路聽Enrique Morente一路睇書,但發覺係唔可以嘅哈哈哈,Cante Jondo的“能量密度”令我實在無法一心二用……而那種能量往往就係通過無法預計的attack傳達嘅,突然,情感“爆發”,卻又在情理之中!
我覺得attack係迷一樣的存在,我唔知道什麼時候我才會掌握得到……我越來越中意Flamenco那種內斂而沉實的感覺,而attack更係心底力量的迸發……聽Cante Jondo,這種感覺強烈而濃厚!
我想,Cante這種濃烈的“衝突感” 係源自黑暗年代的痛苦與悲傷,雖然那個時代已成過去,但世間的苦難卻沒有停止過,正如師公所講“The feeling inherent in the cante are universal and timeless and represent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which makes flamenco a living art form.”
Flamencura
“My soul grieves. The Earth, wronged and sorrowful, despairs. My soul grieves...”在疫情爆發前,師公剛在歐洲演出“Requiem for the Earth”,而2020伊始的山火、蝗災、病毒,真係好似“最後的審判”……我覺得Flamenco藝術系發展嘅,從最初出於對個人苦難的治癒,升華到對世間苦難的關切與撫慰……而關注世界,會發現生命可以有更多的可能,感悟會更加寬闊……From me to we,或許就係藝術可以永恆的奧秘!
今年Easter,Andrea Bocelli在米蘭大教堂直播了一場“Music for Hope”的solo live,Bravo!回想起近二十年來我聽了Andrea的每一張CD,不斷成長,不斷拉闊,而他那“pure,honest,and full of belief”的歌聲卻始終沒有改變過……
我想,藝術的精神是一致的,而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亦係相通的,去發現當中的關聯豈不令我哋的學習更加有趣?而世界如此可愛,豈能不去關注呢?
近來我在珠海喂流浪貓,叫“奀仔”,之前我一叫佢佢就會跑過來,最近佢一見到我就會自己跑過來,在我腳邊喵喵叫,我覺得這是世界在對我微笑!
參考資料:
s Paco Peña, The Cante & History of Flamenco
s Museo del Prado, Madrid, Spain
June
M a y 2020@珠海